banner
粥粥

质数人生

Prime Life

191224-如何有效組織你的生活

如何有效組織你的生活 (上)#

閱前注意#

本文的靈感來源自 Fadeke Adegbuyi 的 《Organize your life》和 Ray Dalio 的 《原則》,我在整理借鑒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情況進行了整理,進而「生產」出了這篇文章。

文章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原則介紹,通過列舉有效組織生活的相關原則,以此幫助自己搭建起一套適用的框架,更好的組織管理個人的生活。
第二部分為原則應用,分別從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結合第一部分的原則應用,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盡可能覆蓋更多的讀者群。
此為上篇。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木心的詩裡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與當今的生活有一個很大的反差。不知道你是否會有突感生活失控的狀況,比如工作無端開始變得忙碌,個人財務狀況開始不受控制,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漸行漸遠。伴隨事務與年齡的增長,這些情況像一個個拋向自己的問題球,讓人難以應對。

與其讓這些問題不停拋向自己,不如用某種方式將它抓住,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以形成一個框架,使生活裡的每個領域都能井井有條。

我想借這篇文章,對自己已經實踐些時日的生活管理做一個總結,也同時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使正在閱讀的你,可以在面對自己的生活問題時有所啟發。如果文中提到的方法建議能夠有效減少你的焦慮,使生活質量有所提高,請一定將其分享與我。

篇幅較長,你可以先撿感興趣的部分看,或是先收藏稍後再讀,抑或是很久以後再來回顧。

以下為正文。

第一部分:用原則組織你的生活框架#

提到原則,我們想當然的會與固化掛鉤,原則要求我們可以做這個,不能做那個。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套可以遵循的生活原則,反而可以讓生活的自由度變得更高。試想,當我們沒有預先確定的應對方案,面對問題時總會因為重複思考和猶豫選擇而浪費掉時間,最終的結果也未必變得更好。

這裡提到的「原則」並不是說處理生活問題應當在某種約束下一成不變,個體的生活本身就是伴隨自己和周遭世界不斷變化的。因此我把最後一條原則定為「收於嘗試」,意在希望在已有原則的前提下,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偶然事件,並建立新的原則,從而幫助自己更好的建立生活框架。

最終,通過遵循這些簡單的原則並堅持不懈地應用它們,使自己的生活在平靜而有序的方式中進行。

原則一 - 養成習慣,建立常規#

每個人都有一些習慣,它們可能伴隨著自己多年,這些習慣在潛意識裡決定了我們的行動。有些習慣是刻意養成,而有些則是惰性的結果。
image-1

好的習慣會讓我們感覺良好,甚至可以幫助我們達到長期的成功。 坏的習慣則會不斷蠶食我們的時間、健康、幸福和金錢。不妨先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裡,哪些習慣是有效的,哪些是必須去做的,而哪些卻在阻礙你更好的生活。

  • 你每天花幾個小時刷短視頻應用嗎?
  • 你一有空就刷朋友圈,微博或其他社交網絡嗎?
  • 即使做飯的條件,你還是三餐全靠外賣(或者不吃早餐)
  • 閒暇之餘,會嘗試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嗎?

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不容易。 詹姆斯・克萊爾的《原子習慣》一書中提到,我們在養成某種習慣的背後有一個深層次的意義:

归根结底,你的习惯很重要,因为它们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它们是你发展自己最深层信念的渠道。 毫不夸张地说,你成为了你的习惯。

一旦你在生活中擁有了你想要的習慣,並將它們組合成一系列的日常習慣融入到生活裡,這樣你就能有效得保持效率,而不會三分鐘熱度。對於習慣的事,你會更少的拖延或分心,從而來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做其他事。

原則二 - 凡事提前計劃#

我們常說計劃追趕不上變化,生活裡的不確定事件太多了,但這並不是說做計劃就沒有用。你可以借助任務管理工具或日曆來組織你的任務或是未來的計劃。
image-2

記得每天或每週預留一些時間來計劃你的事情。Dead Line 是第一生產力,但如果你連 Dead Line 在哪裡都不知道,那就糟糕了。

這裡有一些關於計劃的建議:

  • 匯總瑣碎事情上計劃和安排(如洗衣、整理等,集中時間來進行)
  • 永遠要高估做完一件事所花費的時間(做完一件事的過程比想像中的要複雜的多)
  • 所謂計劃的計劃 —— 定期去查看你的計劃

在 Laura Vanderkam 的《168 小時:你有比你想像的更多的時間》一書中,她強調了計劃一周的重要性:

“精心規劃的 168 小時足以容納全職工作,與家人的緊密聯繫,恢復活力的休閒時間,充足的睡眠,以及其他一切真正重要的事情。”

當然,重點在於 “精心規劃”。計劃的前提是先把所有已確定日期的事情都寫到你的日曆上,把所有需要持續進行的任務都加到你的任務管理工具中(也可以是紙筆,但一定要記下來)。匯集了這些以後,你才有可能更好得規劃接下來的一周中要做的事,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上,也能在面對突發工作和事件時游刃有餘(相信我,突發事件會比想像中的多得多)。

原則三 - 順從你的天性#

最好的書是那些你放不下的書。 最好的運動是你每天都喜歡做的運動。 最好的健康食品是那些你覺得好吃的。 最好的工作是你願意免費做的工作。

天性就是那些你不需要思考,自然而然就願意去做的事。想要組織自己的生活,塑造習慣,得確定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面對很多成功或是勵志案例,你可能會想要養成以下習慣:

  • 我應該每天早上 5 點就起床
  • 我應該吃素
  • 我再也不看短視頻和綜藝節目了
    可問題是,你現在是一個夜貓子,而每天睡夠 8 個小時才有精神。你喜歡吃肉,看綜藝是你調整休息的方式。
    為了組織你的生活前,選擇那些順應你天性的習慣,對自己要現實一點,去做你可以長期做到的事情,而不是一時興起去抵抗自己的天性,三分鐘熱度後放棄,那更浪費時間。比如,
  • 你想健身又實在不喜歡去健身房,自己跑步也不是不行
  • 你不喜歡看書,那聽書,聽音頻節目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不是說早起不了就不早起了,不喜歡閱讀就不閱讀了。如果你希望自己養成那些習慣,應當先遵從自己的天性,通過選擇阻力最小的方式去調整,而不是第一天就希望達成最終目標,這會讓自己在堅持幾天後就開始抵觸,而後放棄,並不明智。

原則四 - 警惕完美主義#

許多人會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不論做事還是計劃都力求完美。
完美的追求當然是好的,但太刻意追求完美,從一開始就設定無法滿足的不可實際的期望時,我們反而更容易被束縛。接受漸漸進步,反而能從生活裡得到的更多。
這裡有一些比較,供參考
image-3

當我們最終達不到太過完美的目標時,非常容易產生挫敗感。 不要讓完美主義佔據你的生活,要相信並習慣不完美是常態這個事實。要知道,這世間所謂的完美或許並不存在,但通過不斷努力,不斷修正,不斷進步最終實現一個目標,才是我們理想生活的狀態。

原則五 - 試圖找尋平衡#

當我們想要很好的組織生活時,往往很難兼顧平衡甚至手忙腳亂。比如很多學生會在臨近答辯前選擇熬夜寫論文,在快要四六級考試前的幾周惡補英語。
雖然這策略在短期內可以很有效,但其附帶的不良影響也很明顯,比如壓力、倦怠感等,甚至會影響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生活。相反,如果能提前計劃並穩步執行,事情的可持續性更高,自己也會更加輕鬆。

(當然不排除臨時情況不得不熬夜趕工,但能規避就盡量規避)。

這些建議可以參考:

  • 避免在一天花費過度多的時間在同一件事情上(哪怕這件事是學習)
  • 運動對提高情緒有很顯著的作用
  • 嘗試冥想,寫日記,或者培養一種感恩的習慣
  • 注重朋友和家人的陪伴,與他們在一起會讓自己感到放鬆
  • 選擇合適的方式來放鬆(打遊戲和瘋狂追劇並不是合適的方式)
  • 確保你有足夠的睡眠,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熬夜(非常重要)

不停的忙碌並不能夠幫助你有效的思考,但休息時卻可以。優秀的運動員除了不懈的鍛煉,充足的睡眠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一定不要忽略生活平衡的影響。對於一套可持續的生活系統來說,休息和做事一樣重要。

學生時期的寒暑假是非常好的學習間隔休息,在這段時間內可以對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複習,也可以對接下來要進行的學習做些計劃或準備。而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也應當盡量嘗試每年至少 1-2 次,每次至少不少於三天的,可以完全放鬆的間隔休息。用來停下來思考工作,思考生活。同樣,在日常的生活裡也要注意休息調節。

原則六 - 安排合理優先級#

你可以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 大衛・艾倫

有一種方法可以讓生活中的事情變得容易處理一些,那就是有意地少做事。為了騰出時間去做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要先習慣對不重要的事情說「不」。

安排優先級是組織生活的一個重要工具。永遠記住,事情是做不完的,但優先處理重要的事情是可以做到的。通過推遲或拒絕那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你才可以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對於什麼是重要的事,下圖供你參考:
image

了解你每天最重要的事,並按優先順序排列。 透過強烈地意識到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你才會更有效地決定在哪裡花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原則七 - 整理與簡化#

當你大腦思緒萬千,或是你的辦公桌和住處一團糟,你很難感到生活井井有條。 因此要學會整理與簡化空間 —— 無論是物理上的,數字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 【物理空間】清理你的周圍環境,無論是書桌、辦公桌,衣櫃等
  • 【數字空間】清理無用的 App,郵件,短信等無效電子信息
  • 【精神空間】學會放空自己,讓負面的情緒有處釋放

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混亂,往往是因為有太多的物品要整理,由於太多的事情要去做,太多的東西要思考。當你的目標是組織你的生活時,記得少即是多這句真理。

原則八 - 量化你的目標與進度#

確定目標很重要,知道自己距離目標有多遠同樣重要。不管你的目標是大是小,能夠明確知道當前與它的距離,量化了自己當前的進度,才會知道什麼對於達到目標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分配更多的時間來做幫助你實現目標的事。

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幫助自己衡量距離目標的進度:

  • 回顧過去一周所做的事情,確定哪些事是在進步
  • 了解並嘗試 OKR 工作方法
  • 利用螢幕時間等工具追蹤自己使用移動設備的時間
  • 通過閱讀工具的記錄功能量化自己當前的閱讀進度
  • 如果需要改善睡眠或早睡早起,記錄一下最近一段時間內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

原則九 - 善用自動化或外包#

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生活的本質是不斷的重複再重複。使用一些技巧讓重複的事情自動化進行,通過這種自動化的方式機制來組織你的生活,消除重複事件所消耗的時間,釋放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至於那些不必親歷親為或是更專業的事,試試外包出去給別人做。

舉幾個我的例子

  • 【自動化】對於每週要發的週報,我在日常記錄工作時候就準備模板填充,稍加調整就通過郵件自動發出去,利用 APP 內置的模板功能,每週會自動生成新的週報模板;
  • 【半自動化】工作上需要定期匯總財務支出情況,根據每月要匯總的總表,建立模板,直接在匯報前填充當月查詢的數字結果
  • 【外包 - 不必親歷親為】請小時工來打掃新租的房子
  • 【外包 - 交給更專業的人】給 Windows 電腦安裝黑蘋果,雖然折騰文檔,逛逛論壇下來自己也能安裝,但要花費至少一天的時間,而這類遠程服務在網上只需要幾十塊錢,還有售後保障,這個時候免費的才是貴的。

原則十 - 敢於嘗試#

這和「原則三 - 順從你的天性」並不矛盾,對於生活框架的搭建也十分重要。
即使自己已經能很好的利用上面那些原則,應用到日常生活裡,也要時刻告訴自己,保持好奇,敢於嘗試新事物和經歷新的體驗。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和變化的時代,有時候你會發現即便自己的生活很有條理,生活依然會有不順利,時間仍舊不夠用。這時候就要思考自己的框架是否陳舊過時,要敢於從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裡走出來。

就好像幾年前在錢包裡放上各種面額的現金來應對各類支付場景,而如果今天還在堅持用現金支付,那反而會桎梏於自己的體系裡,例子有點極端,但我相信你會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

持續不斷的嘗試會給生活增添新鮮感,也會帶來更多的可能,不要總是一成不變。無論是這些原則還是自己的生活都應當尊重並接受新的變化,並敢於嘗試它。
image

小結#

以上為第一部分的原則介紹,原本計劃將兩部分合併為一篇,但內容實在過長,分為上下文可以適當緩解一下寫作壓力及閱讀壓力,故先行完結第一部分。

如何有效組織你的生活 (下)#

第二部分:原則的應用#

如果你已經看過《如何有效組織你的生活 (上)》,那麼想必你已經了解我在有效組織生活上建議的
十條原則。你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制定具體的行為,把它應用到你生活中的任何領域。你不必每個領域都應用全部的原則,但當你希望用到的時候,這些原則會如同磚瓦般穩固你的生活「框架」。

希望在這些被應用的領域裡,你可以更自信地處理遇到的問題。

以下是我將這些原則應用在工作,家庭,健身,財務,人際關係,旅遊這些生活事項裡,相當於第一部分的實踐篇,供君參考。

工作#

工作會佔據一個成年人大量的時間,幾乎可以說,在你醒著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要面對工作。即便你沒有很多工作事務要忙,在非自由職業的選擇下,也需要在辦公場所呆著。關於如何合理安排自己工作時間的討論,網上已經有不少。或許此前,你從未過該如何充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那麼我的例子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啟發。

(注:如果你此時的身份是學生,那學習便是你的主要工作。)

image

無論你是在辦公室工作,在家工作,還是經營自己的生意,保持工作效率都可以試著遵循以下原則,我會在用到的原則上作出明顯標識,以便區別。

整理與計劃你的辦公區域和任務管理器。
如果你覺得一切都亂糟糟的,沒辦法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任何事情。看看你的辦公桌要不要背鍋,瞧瞧你的電腦桌面上是否堆滿了數不清的文件,即便你可以忍住不去管他們,它們也會在潛意識裡不斷削減你的注意力。

如果你有在做任務管理,可能會有即便你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集中在一起記錄,倘若沒有條理,依然不知道下一步該去做什麼的體會。所以,定期安排時間,把這些會影響注意力的東西清理乾淨(包含物理上的,數字上的,精神上的)。

  • 我有一個提醒,會在每個工作日結束前,提醒我及時整理物理桌面或電腦桌面,記錄當天工作中的問題,離開工作地點前我會關閉掉電腦上的所有應用(這是一個很有儀式感的操作,會刻意提醒自己,我下班了,要去做屬於非工作範圍內的事了)
  • 在每天結束的時候花 10 分鐘來安排第二天的任務,如果是學生,就提前準備第二天的課程安排。不要小看這個提前安排,它能讓自己有意識的去提前分配未來的時間,並且能減少記憶的壓力。

優先處理需要花精力的工作。
工作中時常會掺雜一些緊急的事情,比如老闆突然安排的事就極易排在其他工作的前面,緊急的工作會讓人們陷入緊迫當中,以至於不自覺就把更重要,更需要花精力的事情挪走。相對於處理緊急事務,那些切實對你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才會使自己有升職的可能。認真思考什麼事是需要花精力且重要的,按照這種方式組織你的一天。
追的劇更新了,是會想要迫不及待的看,但如果你當天要做的事情裡有需要花時間精力的作業,我會建議你先把追劇的事情放一放,這樣的一天會比前者要高效的多。人不可能一天都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和體力充沛,你需要把最好的狀態留給更重要的事情上。

尋找自動化和外包的機會。 理想情況下,對於不需要親歷親為或是不重要的一切事務都應該自動化或外包,但這畢竟是理想的情況。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下,外包也許很難做到,但在可以自動化的地方,一定不要吝嗇於自己的「懶惰」

  • 我的工作需要對指定的群體定期發郵件或是報告,於是選擇了一款擁有模板功能並能設置自動發送的郵箱應用
  • 我研究並使用 iOS 上的快捷指令和 Url schemes,在蘋果自由度不高的生態裡,也能做一些自動化的動作來輔助工作
  • 如果繁雜的其他事務已經在影響你的主要事務,可以考慮聘用一個私人助理(當然,語音助手也算)
  • 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別硬杠,找能做得更好的人去做

平衡工作目標和生活
當你熱愛你的工作並且專注於精益求精的時候,這很好,但要確保你有時間休息和並恢復。最好的運動員通常每晚睡眠時間超過 9 小時。 像運動員一樣訓練:努力訓練,但優先考慮業餘時間。當然,在工作一段時間並對工作內容可以駕輕就熟時,也會容易進行職場倦怠期,不要只顧著休息,忽略事業的發展。

  • 在白天盡你的努力去工作,但要有間隔的休息和調整(有時候苦苦鑽研一個問題又不得法,去接杯水回來會有更好解決方案冒出來)
  • 在休息日盡量放空,花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或思考自己(如果你像我一樣休息日也會隨時應對不確定的工作時項時,這一點就顯得更加重要)
  • 每年可以定期休假(利用帶薪年假),在假期期間為自己充電

家庭整理#

除了工作(上課),家(宿舍)是另一個你一天中呆得最多的地方。從清晨起床到晚上休息,保持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重要的事情。在這方面,試試以下原則的應用。

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
記住,作為家庭的一份子,你應當對管理家務盡到責任,畢竟你早晚都要成為一家之主。家務是一切瑣碎事情的集合,有規律的家務習慣可以保證你的居住環境不至於完全失控。通過計劃每天、每週和每月要做的事,瑣碎的家務事也不會太磨人。

  • 養成日常家務習慣,比如整理床鋪、及時收衣服、睡前清洗杯子等(對於每天都要做的事,我會列一個清單,在睡覺前 20 分鐘檢查一遍)
  • 確定每週一次的家庭習慣,比如整理衣櫥,每週一次的家庭打掃(因為養貓,我現在每兩天就需要打掃一次,所幸打掃頻繁,每次花的時間並不多)
  • 確定每月一次的家居習慣,比如深度清潔(平時掃不到的角落)、換床單被套

確定整理事項和家務一樣瑣碎,盡量把他們記下來,放在方便看到的地方。另外一個小技巧,我在設計檢查清單時,按照房間的行動路線來檢查,避免走回頭路。

image

及時清理你的物品
保持整潔需要長期努力,而把它弄亂只需要一頓飯的時間。不要低估自己把生活環境搞亂的能力,如果你不去主動整理,它會比想像中來得快。與這個過程一同發生的還有陪伴你的物品,他們會漸漸變舊。比如舊的課本,舊的衣物,舊的家庭用品,如果你覺得周遭一片混亂,想想是否應該花時間清理那些你已經不再需要的物品。
你可以試試以下這些方法去清理這些物品

  • 定期檢查時不要忘了冰箱和廚房,丟掉過期的食物
  • 整理家務時,如果有不再穿的服裝或書籍,捐給有需要的人吧
  • 已經淘汰不用但又考慮價格的東西,試試在二手平台轉讓
  • 如果你的朋友需要,可以選擇送給他們

自動化和外包差事和雜務
我們生活在一個便利的時代,你應該好好利用它。利用一些更現代的方法來處理家庭事物

  • 嘗試用電商平台的配送服務,定期採購物品(建議先列張單子,如果能趕上折扣就更好了)
  • 搬到新租的房子裡,可以請保潔人員提前打掃

當然,外包是有成本的,如果成本不在你的預算內,那麼你可以嘗試更簡易的方法,比如把他們外包給你的伴侶(我試了,失敗了),室友或者孩子。 讓你家裡的每個人都參與到家庭的維護中來。

健康與健身#

健康的身體是一切之本,然而不幸的是,健康是周期長的事情,當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緊迫佔據主導地位時,健康往往會被人第一個拋到一邊。

為了避免長久累積的健康問題,我有下面一些建議。
遵從你的喜好進行飲食和鍛煉
《慶餘年》裡,范閒建議身患肺痨的婉兒吃些荤腥而不要總是清淡。如果你不以健身為職業,當然不需要餐餐都搞健身餐,與其強迫自己去適應飲食和鍛煉的種種要求,不如做適合自己的事情。 在科學合理的情況下,個性化你的飲食和鍛煉,這樣才不会觉得健身是一种折磨。

  • 不喜歡去健身房,在公園跑步拉伸也不是壞選擇
  • 如果你不喜歡晨跑,沒必要逼迫自己早起,夜跑也是另一種選擇(當然,你也可以在白天有意識的進行一些體能鍛煉)

健康飲食上的完美主義。
想要持續健康的飲食,“足夠好” 的方案幾乎總是比 “完美” 更具可持續性。
試想當你定下不再吃高熱量美食的目標後,是不是無形中又給自己增添了壓力。尊重一下飲食方面的 2/8 法則 ——80% 的時間保持健康飲食,20% 的時間放縱自己。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鍛煉,確保你能有規律的休息,這樣你的身體才能得到恢復。

優先考慮健康和健身
當面對 “要做的事情太多” 時,當我們對工作和生活感到壓力時,我們往往會放棄耗費體力時間的健康習慣。 一定要保持好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自己做飯或者每天散步,永遠記得,活著才有輸出。

財務#

錢很重要,錢很重要,錢很重要。這並不是拜金主義的說辭,事實上很多人都沒能用好錢這個工具。通過管理財務,可以讓自己提前為未來做好準備。你可以選擇及時行樂,但不要讓自己陷入到個人財務困境中,在錢的問題上,多往以後看。

計劃自己的財務
通過預算手段管理你的錢,不管它的數量是多少。 人們常常會說我的錢很少,沒有理財的必要。那你又怎麼能確定在擁有一定金錢的情況下,你又有能力去合理使用它們呢?了解你的財務狀況,至少應當要創建一個包括固定支出、可變支出、債務和儲蓄的預算,並以月為單位進行核對。

image

制定一個按月計算的預算時,把這些考慮進去。

  • 確保你的預算能覆蓋你當下所有的支出項
  • 使用記帳軟件,讓你的財務狀況更合理
  • 定期審核和評估你的預算,以確保你能堅持到底,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設定財務目標並記錄進展
設定不同时期的財務目標: 1 個月,12 個月,5 年,10 年等等。 始終如一地衡量自己在實現目標方面的進展,並根據自己是否達到目標進行相應調整。

  • 設定財務目標,例如「每年節省 5000 元」或「減少 10% 娛樂消費方面的開支」
  • 始終如一的進行儲蓄,堅持每月存下一部分錢,即使數量並不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淨資產也會增長

讓你的財務自動化
把自動化引入到你的生活中,減少你花在從支付帳單到預算等所有事情上的時間。

  • 自己沒有存錢的意識,試試支付寶的心願清單功能或其他類似功能的存儲工具,細水長流,我的夥計)
  • 如果用信用卡,記得設置自動還款(當然,你的支出狀況要盡可能合理)
  • 儘量用能自動生成收入支出報表的軟件(你可以自己做,但有點費事)

社交#

人是社群動物,即便你喜歡獨處,也不要忽略朋友和家人的關係對你的重要。 曾經有記者採訪 90 多歲的人們他們的快樂因何產生時,近乎所有人都提到

他們的快樂和遺憾與他們的事業無關,而與他們的父母、子女、配偶和朋友有關。

相信我,在我們有時間的時候,不要吝嗇友情與親情,這可以使擁有更有成就感的生活,也會減少未來生活中必然會有的遺憾。

計劃你的社交時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事情會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並不會像單身或是學生時代那樣,可以少有顧慮地和朋友們在一起。朋友是組成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應當積極主動地計劃和安排與親人朋友的相處,而不是反過來去等待。

分享一下我的做法供你參考

  • 我每週至少會和媽媽視頻通話一次(我已經沒有機會和我父親通話了,有一天你會發現父母老去的速度比你想像中要快得多,如果不想有這樣的遺憾,多和他們聊聊吧。)
  • 每個月和伴侶有兩次約會(即使已經結婚了,也不要把約會這樣的傳統給忘掉)
  • 給通訊錄裡認識的大部分人添加日曆時間,即使沒有準備禮物,在生日時送上祝福他們也會很高興的

旅遊#

偶爾外出旅遊可以增添生活的多樣性,也能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旅遊不一定是要出國出省,即使是同一城市的也會有不曾發現的美好事物。但任何一次出行都必然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短則半天,長則數週),所以在下次出門前,可以試試的提供的這些方法。

制定計劃,減輕旅行的壓力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好的期盼,但當你背著包去機場,準備登機時發現沒帶護照或身份證那就太尷尬了。 必要的計劃和準備工作,不僅可以避免這樣的尷尬時刻。

  • 創建一個旅行清單,列出你需要帶的所有東西並在出行前檢查(如果經常出門,把這個做成模板供下次出門前使用)
  • 雖然說去哪裡不重要,但如果能對要去的地方提前做些功課,總歸是有備無患

嘗試新的旅遊景點
有很多地方值得多去幾次,但從未去過的地方所帶來的新鮮感受也更值得你去探索

  • 向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詢問他們曾去過並有著很好評價的地方(有時,這比網上的旅行推薦要更加可靠)。 人們常常熱衷於討論他們的旅行經歷,並能提供第一手資料,告訴你應該做什麼和應該跳過的一切
  • 為了省錢,你可以每週或每月在自己的城市旅遊一次。 可以是逛逛自然景觀,哪怕是試一家新開的餐館,探索城市中你不熟悉的地方總會讓你對它多一分了解

最後#

決定如何組織你的生活並不是說完成早上幾點起床的成就,或者把東西放到哪裡這些瑣事就可以的,與其糾結於各種細節,不如關注好更基本的生活原則。

道理總是看似簡單,我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總結出的 10 個原則,如果你已經可以自由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組織起自己獨特的生活框架,想必一定有別樣的色彩。如果你感到現在的生活需要「優化」一下,也可以參考我在第二部分結合原則的應用。

想盡量覆蓋更多的讀者,所以這篇文章的感覺會像是一個長的清單,談到的面會多一些,但也只能點到即止,太過冗長的內容大家就不喜歡看了。

如果你是學生,可能對工作方面的總結會完全無感,自然略過即可,但我更期望未來的某個時刻你會用到。如果你已經參加了工作,並覺得對生活缺少掌控感,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會有啟發。

我不能保證看完後每位讀者都能提高有效組織自己的生活,生活是很私人的,我甚至不能保證文章會對你有用。但如果有人在看過後能在新的一年裡進行了思考,並確實改善了個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進而使工作順利,生活順心,我想那就是我的「福報」了。

祝平安夜快樂。

粥粥
2019/12/24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